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育教学论文 > 正文

倡导学生互相欣赏

【作者: | 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4-12-11 】

倡导学生互相欣赏

龙岗区五园小学 林萍青

在1999年3月22日的《香港经济日报》上:美国的小学教师Sister Helen P.Mrosia讲述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。

这位老师在圣玛利小学任三年级班主任时,班上34名小朋友都跟她十分亲近,尤其是小马克,格外招人喜爱。但是,小马克太爱讲话,老师不得不警告他:不可以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说话。小马克每次都非常诚恳,说:“多谢老师的教导。”可就是不改。

一天早晨,小马克又在上课时不停地讲话。老师忍无可忍,便犯了一个初为人师的错误。他对小马克说:“如果你再发出声音,我会用胶纸封住你的嘴。”然而,不消10秒钟,同学查理就大声报告:“马克又在说话了!”

老师没有退路了。她走到自己的教桌前,拿出一卷胶纸,撕下两片,二话不说地走到小马克跟前,把胶纸贴在他的嘴上,刚好形成一个大交叉。老师回到讲台,偷偷地瞧了瞧小马克,又乐了,因为小马克还是那么可爱。老师不忍心了,又走过去把胶纸撕了下来。

许多年过去了,这位老师接到马克父母的电话,说马克在越战中阵亡,明天举行葬礼,邀请老师和一些同学前去出席。从照片上看,当了兵的马克很英俊、成熟。老师悲伤地想,我愿意用全世界的胶纸来换取马克跟自己说话。

葬礼之后,马克的父亲从口袋中拿出一个信封,打开信封,马克的父亲很小心地拿出两张残旧的单行纸,从纸的折痕,很明显可看出它们是被重复翻看。不用打开,老师已经知道这是写满同学们赞许马克的话的那一张纸,因为她曾让每个同学写出班上每个人的优点。

马克的母亲说:“实在太感谢你为我儿子做了这样一件事,马克很珍惜它。”

这时,马克的同学们也走上来。查理说:“我的那一份仍然放在我家书桌的第一格内。”

史提芬的太太也说:“史提芬吩咐我把他那份放在我们的结婚照相册里。”

玛利接着说:“我的放在日记本里。”

美琪掏出钱包,也拿出她的一份来,说:“我每天都带着,我想我们每个人仍然保留着它。”

这时,老师的眼泪像泉涌一般流了出来。十多年的漫长岁月,有多少可以珍藏的纪念品,学生们却为何将那样一张纸视为珍宝呢?没想到同伴的赞美竟给学生的人生影响这么大。

这个故事给了我两点启示:

第一、每个人都会犯错误,但每个人更要珍惜自己的荣誉,尤其是集体给予自己的评价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同伴的评价,就是历史的评价。试想,这对于一个人的意义该有多么不同寻常呢?

第二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,就是引导大家发现美,学习美,去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。同时,这一方法的奇特魅力还在于:它在一个集体内部挖掘出了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,从而为每个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

然而,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下的事情:老师上课期间有事要出去一下,临走前叫小朋友们不要动。结果老师一走,就有小朋友闹将起来。老师回来后,便会有许多孩子把这情况报告给老师。

或者,有的老师不能经常深入班级,又想对班里的情况了如指掌,就找班干部监视班里的同学,要求班干部随时汇报其他同学的表现情况。

作为一个教师,是引导学生互相欣赏,还是互相监视,这不是一个方法的选择,而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选择。前者是为了培养人,培养真正的人;后者则是训练奴隶和告密者。

四川成都玉林中学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说:“在我的教育中,我从来就反对学生给我打小报告。对每一届班委干部,我都当着全班同学说:‘我不许任何班委干部给我打小报告!因为班干部是同学们的公仆,也是同学们的朋友!班上出现了什么纪律问题,你们按《班规》办就是了。’所以,我班的班干部从没有给我‘汇报’的习惯,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就十分真诚和谐。

可以说,李镇西老师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教师学习、思考的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,为什么不允许学生给他打小报告?我想老师并不是不想了解情况,而是老师能够为学生的心灵健康着想。

一些老师鼓励学生打小报告,从其内心分析,老师并没有什么恶意,他们也是希望更详尽地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们的真实心理状况。但是,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。让学生打小报告,触犯了学生的尊严,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尊重。而且,教师这样做,还容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
比如,这样做会使学生对人产生不信任感,对周围的环境草木皆兵,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处于被严密监视的状态。试想,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,学生能感受到快乐、自由吗?时间久了,还会在学生中形成心理阴影,使学生没有安全感,对周围的人处处设防。我想这绝对不是教师想要的结果。而且,这样做,教师很难培养一个真正团结的、进步的班集体。

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,比较任性,而且大多数学生以“自我”为中心,认为自己的东西最好,看不到别人的优点。就连家长也一样,认为自己的小孩最优秀,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小孩的缺点。长期这样下去,只会造成小孩心胸狭窄,人际关系紧张,心理不健康。孔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,我们要吸取别人长处,补自己的短处。

那么怎样倡导学生互相欣赏的意识,为每个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呢?我想不妨这样去试试:

一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,并且都有人们尚未发现的优点,或者正在生长着的优点。

今年,我班转来一位女同学名叫罗伊婷,作业拖拉,很不自信,不敢举手回答问题。我观察她一段时间后,找她谈话:“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?”听到我这样问,罗伊婷同学的脸红了,迟疑了一会儿,才小声地说:“我没有优点。”

我继续启发:“你来我们班也有两个星期了,老师已经发现了你的许多优点。你再仔细想想,看看老师发现的优点和你自己发现的是不是一样?” 罗伊婷同学听了后,认真地思考几分钟后,才说:“我热爱劳动,乐于助人。”

这是一个“标准答案”。孩子们自认的优点经常是“热爱劳动,乐于助人”,要不就是“尊敬师长”,或者“爱护公物”。这显而易见是受到了传统的“八股”式评价的影响。咱们的教育中太缺乏对孩子认识自我价值的引导了,给孩子们积极的激励也太少了。所以孩子们的答案只有千篇一律的枯燥和一致。

于是,我微笑着对她说:“老师可发现了你的许多优点哦。我说说,你看是不是这样。”罗伊婷同学点点头。我接着说:“老师发现你读课文时,读得很有感染力,普通话也很标准,这说明你的朗读能力非常出色。这是不是你的一个优点呢?”罗伊婷同学害羞地笑着点头。

我掰起一个手指头,说:“在班会课上你讲了《小红帽》的故事,讲得那么生动,这说明了你是一个讲故事的小能手啊。“罗伊婷同学的笑容变得明朗起来,说:“是的。”我再掰起一个指头,说:“两个优点!刚才你列举了很多你读过的课外书,而且能把书的主要内容讲出来,这说明你有爱读书的好习惯,是不是?”小姑娘笑着,响亮地说:“是的,我喜欢看书。”我翘起大拇指,对她赞许地说:“三个了!”小姑娘的脸上出现了灿烂的笑容。

看着她的情绪被调动起来,也对找自己的优点有了更多的自信,我说:“现在,你可以继续找找自己的优点吗?”罗伊婷同学高兴地笑着说:“好。”想了一想后,说:“因为我喜欢读书,所以了解很多课外知识。”我说:“太棒了,四个优点了!”……就这样,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帮她数到8个优点了,罗伊婷同学越说越高兴,丝毫不感觉到找优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。

谈完话后,罗伊婷同学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家了。看着她的背影,我想,在孩子的心中,至少已经有了不断自我肯定的意识了吧。在她以及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上,都需要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。作为老师,我们正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,去激励他们自信地成长

二、相信发现优点比发现缺点更有价值。

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注意三条。

1、发现不同点

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,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。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“不同”。

爱迪生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,正因为他有一位善于发现他优点的伟大母亲。

爱迪生上小学时,学校买来了新教具,他很好奇,全给拆了,又装不回去,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。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:“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,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!”

“老师,我看你不对哟!我观察儿子很久了,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,你叫他改掉这一点,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?”爱迪生的妈妈是那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。喜欢拆东西,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强,是智商开发的动力。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,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,终于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。可以说,没有爱迪生的母亲,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,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,发现了儿子的才能,也保护了儿子珍贵的好奇心。

那么,你的学生有什么才能吗?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?如果你还没有发现,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,尽管你是无意的。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,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。我们现在教育的误区是,把孩子培养成一筒“筷子”,戳齐了就满足了。这样做培养不出人才,更培养不出天才。

2、发现闪光点

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,上课特别爱举手,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,他就把手高高举起。可叫他起来回答,他又答不上来。

老师课下跟这个同学聊天,问他原因。

“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,说我笨。我不服气,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,想让大家看看,证明我不笨,可实际上我不会。”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。

老师了解了真情,表扬了他的积极性,并且跟他订下“君子协议”:“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,如果真会回答,你举左手;如果不会,你举右手。”老师心里有了底,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,让他回答问题,并经常表扬他。从那以后,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。

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,市教委主任罗友松讲完这个故事,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。他说,老师对学生要多发现,多肯定,多赞赏,多表扬,多鼓励。

孩子天天在长大,天天在进步。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他,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,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。

3、发现动情点

孩子是人类最真诚的群体。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,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,我们要与孩子为友,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诚,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。

有个孩子对我说:“我妈过生日的时候,我送给她礼物。可我妈说:‘花钱买这些干什么?’我当时挺生气的,觉得一份好心白费了。第二天,我发现我妈在仔细看我的礼物,我觉得挺高兴的,知道我妈还是喜欢我的礼物。她要是不用那种口气说话就好了。”

自古以来,老师被认为是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人。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,,我也把自己当成了这样的人。但工作一段时间后,感觉老师不单单是“传道授业解惑”,更应该是一个“积极寻找和发现学生优点”的人.。如果老师能够在每个孩子身上找到一些不被别人发现的优点,那么孩子一定会死心塌地的听老师的话,孩子的学习又怎能成绩不好呢?

三、教会每个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。

教师应有意引导孩子少打“小报告”,少背后说人坏话,而要多找别人长处,多欣赏别人的优点。

在班集体生活中,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好表扬的多层性、多面性的特点,让榜样的形象变得丰满,使每一次表扬都有效地“激励”每一个学生的“内心活动”,充分发挥表扬的强大功效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能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,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表扬的但却比较隐蔽的优点进行表扬,而且是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,就要及时给予肯定、鼓励,激发其树立自信心,否则表扬晚了,就失去效果。

因此,在教学中我们多给学生爱和尊重,多表扬、多鼓励、少批评,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,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。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不良的学生,应当通过赞赏、表扬、鼓励等手段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,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。

优秀的教师,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,不会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。在他们心里,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他们的天职。他们胸怀博人,容得下性格各异、兴趣不同的学生。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,也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,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、寒暑冷暖放在心间。因此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,也是慈爱的长者,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。

参考文献:

孙云晓:《教育的秘诀是真爱》